近年來,常州市不斷提高黨管人才政治站位,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,發展了“天下英才匯龍城,創新創業在常州”的生動局面。今年,常州市以推動創新再出發,將創新確立為“最核心戰略”,2021新“龍城英才計劃”比以往任何時期的力度更大、覆蓋更廣、效益更優。
倡導“青春留?!?/span>
生活安居“雙資助”
圍繞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目標,常州市開展“青春留?!庇媱?。
對企業新引進的畢業2年內的全日制本科、碩士、博士人才,繳納6個月以上社保的,常州市分別給予每月300元、500元、800元的生活補貼,連續補貼2年;對無本地自有住房的全日制本科、碩士、博士人才,常州市分別給予每月500元、600元、800元租房補貼,連續補貼2年;在常連續繳納社保6個月以上且抵常工作2年內首次購買本地商品房的全日制本科、碩士、博士人才,常州市分別給予3萬元、5萬元、25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。對經認定的人才,常州市可給予最高100萬元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。企業新引進的技師、高級技師人才,可分別參照全日制本科、碩士的條件享受生活、租房和購房補貼。
聚焦“高峰高原”
“高精尖缺”大資助
產才融合既要有相匹配的“量”,更要有高尖精的“質”。
常州市對頂尖人才(團隊)來常設立科研院所、領辦創辦重大人才企業、創新創業的,根據頂尖人才(團隊)的個性化需求,給予量身定制的特殊支持,通過“一事一議”方式,對創業類頂尖人才(團隊)項目給予100萬元—1億元的特別支持;對企業創新類、事業單位創新類頂尖人才(團隊)項目給予30萬元—1000萬元的特別支持。
此外,常州市還瞄準境外產業創新資源集聚區,加快布局境外離岸孵化器,根據引才成效,分別給予20萬元—100萬元的獎勵。
鼓勵“創新創業”
貢獻突出多資助
為優化創新創業營商環境,簡化人才項目申報程序,常州市對轄市區和職能部門推薦的人才項目實行備案制,并建立以貢獻為主要評價依據的人才扶持體系。
在創業人才方面
對創業項目的資助分成兩個層次:轄市區層面在領軍人才創業企業入選“龍城英才計劃”后,由所在轄市區財政給予100萬元以上的創業資助資金;市級層面根據創業企業的稅收、就業、階段性成果等“綜合貢獻”,分別給予50萬元—700萬元不等的創業資助資金。
在創新人才方面
突出科技項目與人才項目協同發力,依托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大力引進科技創新人才(團隊),給予30萬元—50萬元資助。在高薪酬人才方面,對新引進的年薪30萬元以上的人才,三年內以對地方貢獻部分為上限進行分類分檔獎勵,每人獎勵總額累計最高100萬元。
注重“生態聚才”
多點發力強資助
創新的力量,源于優良的生態。常州市以“人才優居”和“人才金融”為主要抓手,持續優化引才聚才、創新創業生態。
在“人才優居”方面
常州市在高校、科研機構、高新區等人才集聚區規劃建設或改造10萬套符合青年生活需求的人才公寓;在人才公寓中配套規劃“青年驛站”,為來常就業創業的青年大學生提供最長3個月的免費住宿以及就業咨詢等綜合服務。
在“人才金融”方面
常州市設立龍城英才科創苗圃投資基金支持上市后備人才企業,引導優秀人才企業搶抓資本市場機遇;提高無抵押、無擔保、純信用貸款額度,擴大貸款總量,為人才企業提供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的人才貸。